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云大 >> 正文

云南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成绩斐然(06.10.24)

2006-11-13 新闻中心 

2006年10月1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辛勤耕耘 硕果满园—云南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成绩斐然 云南大学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前身是私立东陆大学,创建于1922年,1934年改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1996年,云南大学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以此为契机,云南大学明确了“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以“211工程”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211工程”建设成绩斐然,学校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01年6月和2006年6月,云南大学“211工程”“九五”和“十五”建设分别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进入21世纪,在国家和省政府的支持下,云南大学继续实施“十五”“211工程”建设。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设施条件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和效益,突出、巩固和发展了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带动了学校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在云南乃至西南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为将云南大学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春华秋实,硕果满枝。云南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具体表现在:重点建设的学科影响力显著提升;建成了一批科研条件平台,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任务,形成了一批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实力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规模持续增长,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获得长足进展。 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重点学科建设上水平 重点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核心。 云南大学通过重点学科建设的显著成就,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十五”期间,云南大学在继续建设“九五”重点建设的“民族学”和“高原山地生态与生物资源学”的同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新增重点建设“天然药物与生化药学”学科。 “十五”期间,“民族学”重点学科建成了10个民族调查研究基地,建成了“人类学博物馆”和“影视人类学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民族村寨调查”,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出版《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32册、专题综合研究报告1本、画册1本、调查纪实1本,形成5篇咨询对策报告,在国内社会科学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在“九五”期间建立的云南25个少数民族基因库的基础上,完成了包括全国54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遗传信息资源库”建设;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云南省发展战略的三大目标,积极开展民族学基础理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对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高原山地生态与生物资源学”重点学科在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上加大投入,建成了“生命科学教学实验中心”、“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亚洲国际河流研究中心”等一批教学科研平台以及一批野外综合研究实习基地。同时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天然药物与生化药学”重点学科紧密结合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在天然药物创新和烟草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云南省生物资源的增值转化和发展生物产业作出了贡献。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云南大学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在云南澄江发现的5.3亿年前保存下来的软躯体化石群———澄江动物群,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与西北大学、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共同完成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211工程”支持下,云南大学已建成“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及具有一流水平的、展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揭示早期生命起源之谜的澄江动物群专题展示厅。 “民族学”、“高原山地生态与生物资源学”实现了“九五”打基础、“十五”上水平的目标。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筹办权为标志,以“人类走出非洲的迁移路线与方式研究”、“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田野调查与现代技术融合的民族学研究”等一批研究成果为亮点,学校的民族学、生物学的学科水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天然药物与生化药学”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建成“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茄尼醇及辅酶Q10的产业化”、“维生素K2(45)、维生素K2(20)的合成工艺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已开始产业化,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十五”期间,三个重点建设学科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33项,发表SCI论文365篇。 三个重点学科的建设,引领、带动了云南大学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学科结构和布局,基本上形成了以民族学、生物学和天然药物化学为特色,以基础学科为支撑,管理学科和新兴工程技术学科获得长足发展的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体系。 二、为国求贤,腾蛟起凤:师资队伍建设作保障 “十五”期间,云南大学继续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大了培养和引进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建设学术创新团队的工作力度。按照“选好人、用好人、吸引人、留住人”的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实施“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及“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计划”,师资队伍结构较“九五”有显著改善。教职工总数由2363人增加到2655人,教学科研人员由965人增加到1381人,教学科研人员在全校教职工中的比例由40.8%提高到52%。在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由42.2%提高到62.3%,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由7.5%提高到19.8%。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只富有活力的、年轻化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云南大学紧密围绕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培养与引进并重,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富有创新能力、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队伍。“十五”以来,引进252位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学术骨干。有14人分别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优秀人才培养支持计划;34人获得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有26人入选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遴选了10个创新团队投入建设,一个团队成为云南省首批4个创新团队之一。 云南大学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标志性成果突出。2004年,侯先光教授等三人合作完成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被授予2003年度唯一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项奖励是我国高等院校自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颁布以来所获得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时实现了云南大学国家奖零的突破;侯先光教授200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5年,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张克勤教授等完成的“根结线虫生防真菌资源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被授予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项奖励既是2004年度云南省唯一一个获国家奖的项目,也实现了学校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何大明研究员作为首席科学家,2003年获准主持争国家“973”重大项目;张力教授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杨先明教授2005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周平教授获得2005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 在“十五”“211工程”建设中,结合重点学科建设,云南大学坚持面向国家和地区的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整合科研力量,优化科研布局,促进学科交叉,加强项目、基地、人才的一体化建设,明显地改善了科研的环境和条件,提高了科研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 “十五”期间,云南大学承担了一批国家和地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实现了主持国家“97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攻关、国家“863”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零的突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增长,科研到位经费2.75亿元,同比增长4.3倍。 三、知行结合,经世致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云南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为地方经济服务成效显著。云南大学相关学科围绕国家石油安全、跨境资源保护利用、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重大周边国际事务等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咨询报告。部分科技成果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 云南大学关于石油安全和中缅石油管道建设的研究和建议,受到国家领导人、外交部、云南省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国家能源战略决策提供了参考;跨境生态安全、重大工程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分配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推进西部沿边区域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被国家和地方有关决策部门采纳和运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农民生存状况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10—19世纪‘富民’与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使云南大学成为国内较早开展历史上“三农”问题研究的高校。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线虫必克”生物农药,平均防效达60.5%,获得农业部原药和产品生产许可证后,已建立了年产1000吨的生产线。目前正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的资助下,进行年产4000吨扩建;“甘蔗糖蜜高效发酵生产酒精新技术”近5年在全省16个制糖和淀粉酒精企业进行成果转化,有力地支持了云南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优质中药组培基地已经大批量向社会供应优质组培的石斛、灯盏花等苗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茄尼醇及辅酶Q10的产业化”项目,已建成年产11吨茄尼醇纯品、3吨辅酶Q10的工业生产线,产品出口欧美;以茄尼醇纯品为原料完成了维生素K2(45)的合成工艺研究,中试产品已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该成果是烟叶非烟草利用的典范,为云南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活性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制及产业化研究”获得了三个农业部颁发的农药临时登记证,现正在进行成果转化。 四、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十一五”建设谱新篇 “九五”“十五”10年建设的实践证明,“211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已经成为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带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骨干工程。“十一五”期间,继续实施“211工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云南大学在“九五”、“十五”“211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实施“211工程”建设。云南大学“十一五”“211工程”将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使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个别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兴和交叉学科;进一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推进学术创新、理论创新和思想创新;用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构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起能够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同时又能够带动云南省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信息服务平台;围绕对重点学科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结合校园总体规划,适当安排一定的整体条件建设项目,确保建设成效。要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更好地发挥“211工程”建设对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示范、辐射、带动和提升作用,使云南大学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成为云南省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十一五”期间,云南大学将继续抓住“211工程”建设和省部共建的机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锐意创新,深化改革,认真实施“211工程”建设、省部共建和新校区建设三大工程,加快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把云南大学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10日第8版

上一条:读研究生课程班学项目管理技术 下一条:云南雅思考点昨正式挂牌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2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大学新闻网设计开发 Stat.By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