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11日,“云南大学校赋”揭幕仪式在云南大学校史馆举行,校党委书记周学斌、校长马文会,校领导张玮、吴建德、王爱平、陈克清、吴涧、唐年胜、杨绍军、丁恒道,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院长张昌山教授,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仪式。

周学斌、马文会为《云南大学校赋》铜制牌匾揭幕。
张昌山作为研究专家,以“贝琪及其《云南大学校赋》”为题,介绍了校赋的作者及创作背景、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等。

艺术与设计学院老师胡广集博士展示了手书的校赋并分享感想。校史教育协会的2名学生朗诵了《云南大学校赋》节选。

1935年6月,时任云南大学校长何瑶(着西装者)与学生欢送贝琪先生(着长衫者)返梓在会泽院前九五台阶留影纪念。
1935年初,云南大学聘请年仅20岁的贝琪任教讲学,贝琪精研史略兵法,怀建功立业之志,以其广博学识及对国学的深刻阐发受到师生欢迎。1935年4月,贝琪“爰考胪故实,周稽形胜”,于校庆之时撰就《云南大学校赋》。校赋一经问世,时人争相传诵,颇受好评,但因当年相关书籍印量有限,保存下来的文字版本极为稀少,现经张昌山教授考据,于尘封90年后重现。
《云南大学校赋》精思细构,气势恢宏,情真意切,以“大仪斡云,品汇肇判”开篇,将滇池置于华夏经纬之间,从“滇维大邦,贡琛来王”的历史地位,到“唐标铁柱,宋画玉斧”的治边韬略,千年文脉尽收笔底。
附:《云南大学校赋》节选

来源:新闻中心
编辑:张懿淼 责任编辑:李哲 审核: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