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世界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云南大学植被结构功能与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古生物研究院冯卓团队的研究成果“区域性植被破坏后风化反馈驱动二叠纪末危机中C–S循环的非同步性扰动”。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灾难事件,但学界对当时是否存在全球等时的陆地生物—环境扰动现象极具争议。冯卓团队联合国内外科学家发现,当时,古赤道附近的植被系统突然崩溃引发了严重的碳—硫循环异常,悉尼盆地也发生了类似现象,但两地发生上述现象的时间相差了近60万年。这表明,在二叠纪末危机中,陆地生态系统并非遭受均一的瞬时全球性冲击,而是经历阶段性、区域性生态系统崩溃的叠加放大过程,本研究提出,“区域性植被破坏后的风化反馈”是驱动这种时空异质性的关键机制。
云南大学陈剑波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冯卓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西南联合研究生院重大专项等项目资助。
论文信息: Chen J., Lu B., Du L., Lin M., Shen S.Z., Montañez I.P., Feng Z., 2025. Regional postdeforestation weathering feedback drove diachronous C-S cycle perturbations during the end-Permian cris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22(44): e2504841122. https://doi.org/10.1073/pnas.2504841122
来源:植被结构功能与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古生物研究院
编辑:张懿淼 责任编辑:李哲 审核: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