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扎根祖国西南边疆  助力世界粮食安全

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被授予

“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2024-04-29  

2024年4月29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颁授“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共20个),这是云南省唯一获奖集体,也是云南省高校历史上首次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团队成员共13人,35周岁以下青年占77%。他们以“三在”要求筑牢“三农”情怀,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守护国家粮食安全中绘出了最美丽的“青春篇章”。

团队以“学术报国、科研强国”为己任,多位成员毅然放弃国外一流大学优厚待遇,回归祖国、扎根云南。团队始终恪守“边疆资源、世界学术”的崇高追求,深耕多年,通过将长雄野生稻的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出多年生稻品种,实现了水稻“一次栽种,多次收割”,大幅度降低了水稻的耕作成本,彻底变革传统水稻“一种一收”种植模式,是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从0到1”的重大突破。这一创新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在实践中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生动实践,为农业强国注入新动能。截至目前,多年生稻团队研发的品种已在国内种植46.23万亩,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推广种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引领乡村振兴科学创新服务国家战略

多年生稻是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突破,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农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了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可持续发展,显著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在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多年生稻实现了水稻“一次栽种,多次收割”,是全球第一个通过审定并商业化的多年生稻品种,被业内专家称为“水稻生产的又一革命”“具有原创性、颠覆性意义”。成果入选2022年度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榜单,成为当年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全世界农业类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此外,团队还获批建设新基石科学实验室、教育部多年生作物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多年生稻生物学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基地”。

多年生稻具备良好的实践效果,在快速推广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86家单位开展了多年生稻品种(系)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累计种植面积达到46.23万亩,平均每亩节约6-10个人工,极大节约了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45%—50%的生产成本。


革新育人模式,培养农业发展领军人才

多年生稻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合科学研究与农业实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1+4+1”育人模式和“一院多点”实践教学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在西双版纳勐海县曼恩村委会曼拉村民小组,建立了多年生稻科技小院,每年派遣2至3位青年教师及10名以上研究生驻村,不仅开展科学研究,还参加当地村务会、村党支部会议以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会,将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实现科学研究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此外,团队还在云南的不同生态区设立了多年生稻试验站,构建了“一院多点”的实践教学科研平台。师生在不同试验点间轮换根据地方产业需求,因地制宜调整多年生稻的种植技术,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农业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知农爱农的农业发展领军人才。团队师生合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共计发表论文13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荣誉。


深耕西南边疆,助力全球粮食安全发展

多年生稻团队扎根祖国西南边疆,不断努力探索,致力于追求世界粮食安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多年生稻的种子撒向世界各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目前,多年生稻已推广至“一带一路”共建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尼泊尔、伊朗、乌干达、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布隆迪、马拉维、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和地区“多年生稻创制及应用”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中国农业科技代表性成果,“在非洲推广多年生稻技术”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成果清单。此外,多年生稻研发技术还被纳入非盟农业技术推广框架,列入非盟种子和生物技术2024-2025计划,在非洲大陆推广大规模高产示范种植,为非洲农业现代化注入“中国科技力量”。

下一步,全体云大青年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与厚望,汲取榜样力量,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以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来源校团委

编辑:李哲 责任编辑:王崴 终审:宁莉


上一条:第六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 下一条:“云南大学早期部分留法学者...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2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大学新闻网设计开发 Stat.By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