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呈贡校区学生会堂举行。仪式上,25名学子获颁云南大学2025届本科荣誉证书。
近年来,云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每年毕业季评选优秀学士学位获得者,表彰在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学术研究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本科生,激励学生勤学笃行、勇于拼搏。

王柯,中共党员,2025届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绩点3.93,录取至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直博。
曾获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学金,以第一作者在Electronics (SCI JCR Q2)上发表论文1篇,参与浙江大学多模态大模型及中国人民大学大模型推理加速等科研项目,并以共同一作在ACL(CCFA)上发表论文1篇。获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家银奖、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省金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一等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省一等奖。
他始终坚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郑知菲,2025届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绩点3.92,录取至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直博。
本科期间发表论文6篇,其中CCF-A类会议2篇(其中学生一作1篇),CCF-C类会议1篇(一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曾获多项省级、校级奖学金,获评省级三好学生,荣获第11届“中国软件杯”国家级二等奖、ICPC全国邀请赛银奖、蓝桥杯国家级二等奖。
成长感悟:“得遇良师,不尽感激;算法以外,不必精明。”

裴拓,中共党员,2025届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学生,绩点3.92,录取至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国家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学金;荣获第五届及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第四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省级特等奖;担任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多语种志愿者。
成长感悟:“本科期间最大的收获并非知识本身,而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能力。”

HOLOVA VITALIIA(维塔利亚),2025届汉语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专业学生,绩点3.9,录取至云南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云南省政府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荣获“讲好中国故事,我的中国情缘”主题比赛三等奖,“云岭杯” 中华经典写讲比赛及“书香彩云南”经典诵读大赛三等奖。
她一直铭记乌克兰作家伊万・弗兰科的名言:“不要轻视学问,因为它是光明,而无知是黑暗。”

武颖,中共党员,2025届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生,绩点3.9,录取至山东大学金融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国家奖学金、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获评省级三好学生;荣获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图科信杯”品牌策划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一等奖。
成长心得:“但知行好事,必定有回响;提高自己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事;要相信天道酬勤,也要相信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薛凡豪,中共党员,2025 届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生,绩点3.9,录取至北京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汉生奖学金、岳虹奖学金和学校特等奖学金,获评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获得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三等奖,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软件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专利各1项。
他认为:“做好每个阶段的事,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做自己认为正确并感兴趣的事,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厉芊妤,中共党员,2025届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拔尖计划2.0基地班)专业学生,绩点3.9,录取至清华大学生物学专业直博。
曾获国家奖学金、第七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汉生奖学金、学校学术奖学金、学校特等奖学金及一等奖学金,获省级优秀毕业生,云南大学年度人物等荣誉;完成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在北大核心CSCD期刊发表论文1篇。
成长心得:“坚持内心热爱,不怕困难,勇于探索。”

高宇,中共党员,2025届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学生,绩点3.89,录取至中山大学应用统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汉生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学金;荣获“正大杯”第十四届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国家三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二等奖。
学习感悟:“保持专注主动,学好专业知识。”

陈璨,2025届外国语学院泰语专业学生,绩点3.89,录取至上海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第三届“圣达奖学金”一等奖、校级一等奖学金及二等奖学金;荣获“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泰语组校赛金奖、省赛银奖,“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校赛一等奖。本科四年,她始终坚持课前预习、课上专注、课后复盘。
她坚信:“要勇于将理论融于实践,在实习与项目中磨砺技能。”

岳含溢,中共党员,2025届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绩点3.89,录取至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国家奖学金,获评省级三好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外教社杯”全国高校跨文化能力大赛二等奖、“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铜奖、“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铜奖;担任“中国-南亚博览会”志愿者和“汉语桥”陪同口译。
她坚信伍尔夫的名言:“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溅,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张文菁,中共党员,2025届历史与档案学院档案学专业学生,绩点3.87,录取至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国家奖学金、汉生奖学金、岳虹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学金、建功星档案奖学金;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候鸟栖昆”养老服务机构数字地图小程序设计与开发,注册“候鸟栖昆 V1.0”软件著作权,以独立作者身份在《兰台世界》发表论文1篇。
成长感悟:“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鲁思妍,中共党员,2025届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专业学生,绩点3.86,录取至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汉生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及一等奖学金,获评省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参加5项国家及省级重点调研项目。
她始终坚信:“田野深处是社会学的起点,也是我探寻真实与真理的地方。”

吴镊裳,2025届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绩点3.86,录取至华东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岳虹奖学金,校一等、二等奖学金;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第五届“云岭杯”中华诗词讲解大赛优秀奖、第三届“阅途杯”全国高校乡村振兴主题阅读创作大赛三等奖;拥有外观设计专利2项,发表论文1篇。
她坚信:“成长是一场勇敢的冒险,唯有不断尝试,才能发现新的自我。”

卢简,中共党员,2025届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学专业学生,绩点3.86,录取至清华大学天文学专业直博。
曾获熊庆来天文菁英班一等奖学金,校级一等、二等奖学金,获评省级优秀毕业生。他在四年间始终保持着对探索未知事物的热情:“未来我将致力于宇宙学研究,永葆赤子之心。”

宋柳扬,中共党员,2025届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绩点3.85,录取至北京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省政府奖学金、汉生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获评省级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荣获ISCC信息对抗赛国家级一等奖、“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大赛国家级二等奖、蓝桥杯省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二等奖。
成长心得:“除了埋头苦干以外,抬头看路也至关重要。”

陈逸伦,2025届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专业学生,绩点3.85,录取至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校一等、二等奖学金,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自噬机制。
他的感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同时保持质疑精神;面对困难不能轻言放弃,也不能一味相信他人;只有在不断实践、实验、思考和改正中,才能磨炼出优秀的专业能力。”

唐骏义,中共党员,2025届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绩点3.84,录取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友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荣获“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省赛二等奖,发表论文3篇。
成长感悟:“目标、方向、计划、执行力缺一不可!”

齐书文,中共党员,2025届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绩点3.83,录取至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熊庆来奖学金、“惠泽新苗”奖学金、学术科研奖学金、汉生奖学金、校特等及一等奖学金,获评省级五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以第一作者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SCI JCR Q1)发表论文1篇。
她的感悟:“成功是目标+方法+坚持+心态;本科是试错与探索的黄金期,保持好奇心,在行动中迭代,方能厚积薄发。”

杨炜婷,中共党员,2025届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绩点3.83,录取至中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学校一等奖学金,获评省级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以独立作者身份在《美化生活》期刊发表论文1篇,参加红星美凯龙M +中国高端室内设计大赛并荣获云南赛区二等奖;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包括《菌丝体安全培养流程监控系统》《景观园林设计效果预览系统》等,获得《果盒》外观设计专利1项。
成长感悟:“不要被世界展示的各种面貌所左右,找到你真正想要的人生意义。”

马淞康,中共党员,2025届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绩点3.82,录取至中国科学院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学校一等、二等奖学金;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云南赛区选拔赛金奖、铜奖;以第一作者在2024年第22届IEEE国际并行与分布式处理应用研讨会(IEEE ISPPA 2024)发表论文1篇。
他的感悟:“学习的关键在于将系统性学习、问题导向和科研韧性相结合。”

王昊,2025届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学生,绩点3.81,录取至中国海洋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学校一等、二等奖学金;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省级金奖、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省级三等奖。
成长感悟:“主动规划与持续反思是成功的关键;定期总结是学习与实践的有效方法;团队合作中博采他人之长是实现个人突破的秘诀。”

潘子珩,2025届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录取至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荣获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家级一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软件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专利各1项;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术科研奖学金、汉生奖学金,云南大学年度人物提名奖。
她以哲学家赫尔曼・黑塞的名言为座右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径,走好自己的路才不会后悔。”

褚昱含,中共党员,2025届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绘画专业学生,录取至北京林业大学公共艺术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主持的“苹”步青云--“红”苹果串起乡村振兴“金”梦想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金奖,《旧意新生》获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省级三等奖,获得《美术作品欣赏指导系统》软件著作权,《饕餮之食》获第二届香港青年美术展优秀奖,以独立作者身份在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篇,曾获学术科研奖学金、汉生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
她本科期间的优异表现,源于对专业的热爱与专注。

罗彬,2025届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录取至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直博。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北大核心期刊《电子测量技术》发表论文《基于LACNN的FMCW雷达实时跌倒检测方法》,曾获国家奖学金、汉生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学金,获评省级优秀毕业生。
他认为:“坚持和热爱是成长最坚实的力量;面对困难不退缩、迎接挑战不动摇;在探索中坚定信念,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张杏媛,2025届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绘画专业学生,主修版画。
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云南赛区选拔赛省级银奖;作品《愿》入选“从云之南到大湾区--云南与澳门当代版画艺术交流展”和“青年版画新力量--首届云南省高校大学生版画作品展”;《彩云之南甲马图》入选“印界・延伸”云南民族民间木版画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艺术作品展;获得第三届“钟开天青年美术基金”扶持;曾获学校二等、三等奖学金。
成长感悟:“教诲铭心,艺路绽繁花。”
学校将坚持“以生为本,求新求真”质保理念,构建“秉至公精神,汇百家学养,育卓越英才”的质量文化,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本科生院
编辑:张懿淼 责任编辑: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