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 >> 正文

云南大学18门课程拟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5-08-25  

2025年8月2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进行了公示。云南大学推荐的课程在“中央赛道”进行评审,《社区工作》《中华民族发展史》等18门课程拟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1门、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4门、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2门、线下课程1门。截至目前,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总数已达45门,覆盖多个学科领域,充分彰显了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本次入选的课程充分体现了云南大学的特色。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虚拟仿真实验课,将科技与民族文化实现了融合。在生态文明前沿领域,《普通生态学》《生态文明通识》等课程,满足了国家生态战略需求。在跨学科创新领域,《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实现了计算机与经管学科的交叉。在国际视野培养方面,《通用学术英语听说》《国际商务管理》等全英文课程持续增加。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建设是达成一流专业建设目标的支撑与基础。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不断紧密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四新”建设,推动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环节,深化本科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19年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以来,我校课程建设成果显著:首批认定11门(2020年),第二批认定16门(2023年),第三批拟认定18门(2025年)。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认定,既是对我校现有课程建设成果的认可,更是对未来持续深化教学改革的激励。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推广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的优秀案例,带动全校课程质量的整体提升,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更加积极地投身教学改革与研究,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本科生院

编辑:张懿淼 责任编辑:李哲


下一条:云南大学主办中国第八届果蝇...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4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联系邮箱:ynunews@y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