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 >> 正文

王启梁教授《光明日报·理论周刊》论执法如何影响政府信任的生成

2016-11-09 新闻中心 

2016年11月9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在其第14版“理论周刊·学术”,刊发了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启梁的署名文章《执法如何影响政府信任的生成》。

文章逾3000字,从执法是政府信任发生的重要源头、执法与信任在双向互动中不断发展变化、执法过程塑造有关政府信任的一般性社会文化心理等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阐明执法作为一种过程是如何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的。

王启梁教授认为,从国家治理以及政府与民众关系角度看,执法不仅是法律活动,也是政府与民众发生深入互动的场域。在这一场域中,双方的互动具有综合和复杂的特征,有对政府信任的短期影响,也会产生持续效应。因此,执法不只是法律实现的手段和方式,同时具有重要的政治属性和社会意义。

鉴于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是国家建构良好社会秩序的核心问题,王启梁教授强调,需从国家治理角度重视执法问题,并给出兼具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的具体方案:第一,由于执法领域所包含的治理要素以及执法产生的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问题在社会心理、政治文化方面产生出持久后果,使其成为理解和解决政府信任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第二,执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变异、偏差,往往是由于立法或执法体制本身出现了偏差。改善执法意味着从源头上检讨立法和法律治理,这对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执法过程是否规范、顺畅、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体系、组织建设的完备程度,是对政府能力的考验,执法品质的提升因而成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执法要有助于塑造具备一定理性的“合理信任”关系。要致力于消除执法的不确定性,建构自身的一般理性,否则容易导致脆弱或扭曲的信任关系。第五,执法改革不仅关乎能力和效率,还需要充分体现公正、尊重、对公共利益的维护等价值追求,在执法中彰显这些价值追求有助于促成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第六,不能轻视个案的社会意义。个案极有可能冲破社会信任的一般“安全阀”,产生意想不到的破坏力,执法过程要重视因个案引发的信任关系危机进行积极修复。

该文电子版甫一上线,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政协网、党建网、求是理论网、中国文明网、云南网等几十家主流网站迅速予以转载推介,社会反响强烈。

尚未跨入不惑之年的王启梁教授是中国社科法学领域的著名学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云南大学首批青年拔尖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长期致力于社会与文化中的法律、社会问题与法律、民族问题与法治等的研究。2014年,王启梁教授就曾在《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发表题为《中国需要社科法学吗》的文章并被广泛转载。今年,其发表在《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的论文《中国殡葬法制的意外后果及启示》,还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撰稿:祁志浩

(编辑:李哲)

上一条:云南大学宗教研究再臻新境 数... 下一条:黄纯艳教授《历史研究》发文 ...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2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大学新闻网设计开发 Stat.By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