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对外公布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最终立项名单。根据名单显示,我校有43个项目获得立项,分别是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6项、青年项目14项、西部项目9项,单列学科艺术学1项。
根据名单统计,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不含单列学科)立项资助5809项,其中重点项目427项、一般项目2750项、青年项目2077项、西部项目555项。近5年来,我校在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的立项资助数量保持高位,表现稳定突出。

根据立项学科分布情况来看,今年我校有18个学科获得立项资助,分别是应用经济学5项、政治学4项、中国文学4项、社会学4项、民族学3项、区域国别学和国际问题研究3项、中国历史3项、外国文学3项、理论经济学2项、马克思主义理论2项、世界历史2项、中共党史党建学2项、统计学1项、哲学1项、法学1项、宗教学1项、管理学1项、艺术学1项。相较于往年,统计学学科再次获得立项。今年未立项学科涉及语言学、体育学与健康管理、新闻学与传播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与文献学、人口学和考古学7个学科,在下一年的申报中,需要集中力量补短板,争取更多学科获得立项支持。
特别可喜的是,本年度,经济学院梁双陆教授、李娅教授分别在我校获得其第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学院徐清、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和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超品老师分别在我校获得其第2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我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中取得优异成绩,充分体现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持续创新的科研活力。立足新起点,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优化资源配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攻关,持续支持中青年学者成长,着力培育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来源:社会科学处
编辑:张懿淼 责任编辑: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