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所动态 >> 正文

 构建“三层次实践、三能力培养”新模式

开启高质量人才培养新篇章

——聚焦云南大学材料类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实效


2021-03-0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加强本科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是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10余年来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构建了三层次实践、三能力培养的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和培养体系,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问题导向,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熟悉和掌握基础仪器和设备正确的操作,科学完备的记录和数据优化处理分析等,都是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然而,现有的本科生实验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实验课程体系不连贯、实践层次不清晰、实践创新教育同质化程度较高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导致传统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运行保障机制,缺少有效的创新实践平台支撑,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未能形成系统、长效的机制。

为解决传统实践教学暴露出的不足与弊端,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教学团队从2000年开始,针对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本科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展开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构建有特色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模式,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定位,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发展为导向,通过基本性实践-综合性实践-创新性实践的“三层次实践”层层递进,以实验基本能力培养-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三能力培养”转变,构建了三层次实践、三能力培养的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和培养体系,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适应需求,创新教学理念与策略

除了建立适应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团队还从机制创新、路径突破、生态链重构三个方面,对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做出了调整。

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精准对接不同层次学生对创新学习的差异化需求,注重加强实践教育并落实到学生培养全过程,分别从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内容和要求、专业知识交叉渗透的培养和训练等设计与实施入手,创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形成了精准对接的“三层次实践、三能力培养”模式。

突破传统实践教学路径形成融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丰富实用,符合实验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实验教材合理创新,内容强调了实用性和实践性,突出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成果。

重构师生关系生态链,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把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推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重整设计,确保改革工作推进

在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教学团队多年的积极推进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和培养的实验课程体系已基本建立,通过紧密联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整合与优化教学资源,将成熟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技术充实到实验教学中,将具有优势方向和特色专业的高水平成果提炼、转化为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循序渐进且紧密连贯地掌握本学科的技术手段,使得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相互关联,学生可从中受到系统和连贯的实践训练。

三层次实践、三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升模式的构建,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层次的基本性实践,第二层次的综合性实践和第三层次的创新性实践,涵盖实验基本能力培养、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转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促成实践教学从验证性到设计性、从单科性到综合性、从认识性继承性到研究性创新性的三大转变。

为了形成保障机制,5学院共投入经费500万元,进一步加强创新实验课程建设和实验教学平台条件提升。为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专门成立实验教研室,建立二级管理机制,推进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改革。相继出台等多项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改革的深入推进。


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成效卓著

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教学团队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课体系,构筑了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教研教改成果,编写出版了普通高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0篇。


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参加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数量增多,屡屡获奖。其中,本科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加的学科竞赛包括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内重要竞赛,并荣获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奖项29项。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90项。同时,应届生升学率逐年上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的高位,在学校理工科专业中名列前茅。100 %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部分学生获得海外奖学金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教学相长,教师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自实践教学改革开展以来,两位老师晋升教授,两位老师晋升副教授,一位老师晋升高级实验师,获得云南省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教改教研项目8项,总经费600万元。在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团队教师获得多项奖励。

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建立了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本科生培养模式,通过理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路线,通过基本性实践-综合性实践-创新性实践的“三层次实践”层层递进,以实验基本能力培养-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三能力培养”循序转变,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解决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面向应用实践的问题。学院也通过这样一种培养模式,把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不仅有效解决了综合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为本科高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供稿:材料与能源学院

编辑:李哲


上一条:云南大学胡万彪团队在Advance... 下一条:云南大学廖国强编审论文被《...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2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大学新闻网设计开发 Stat.By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