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作为重点参与单位参加的“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筛查与转诊相关研究项目”在昆明启动,标志着云南省眼健康事业迈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在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高发的背景下,眼底病已成为不可逆致盲的主要原因,为积极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卫生健康委、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及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携手启动了“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筛查和转诊相关研究项目”。
“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筛查与转诊相关研究项目”旨在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技术路径与创新管理模式,致力于推动我国眼底病早筛早诊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为我国的眼健康事业注入强劲的新动力。项目聚焦“筑牢筛查网底”“提升基层能力”“建立畅通转诊路径”三大核心任务,计划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筛查流程和转诊路径,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上下三级医院联动,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落地,确保早期眼底病患者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项目还将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提升其筛查能力。
相关专家在启动会上指出,作为边疆多民族省份,云南省在眼底病的防治上面临老龄化加速、筛查能力薄弱、转诊效率低下等多重挑战。眼底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多种类型,其治疗涉及药物、激光和手术等多种方法。通过筛查和转诊研究,对提升早期眼底病诊断率与治疗率,降低致盲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实施将大幅提升我国眼底病的早期诊断率与治疗率,降低致盲风险,推动眼底病筛查和转诊模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形成一套规范的眼底病筛查与转诊模式,助力眼底病预防管理纳入公共卫生项目,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预计在“十五五”期间,项目将实现千万级眼底病患者的筛查与转诊,为我国眼健康事业注入强大动力。此外,项目还将探索适合边疆地区的防治经验,为边疆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附属医院
编辑:张懿淼 责任编辑: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