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云南大学2021年自然科学研究十大进展

2022-01-30  


云南大学在过去的一年坚持“四个面向”,努力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张克勤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云南大学张克勤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张克勤教授是线虫生防领域的杰出学者。他发掘了一系列重要的线虫生防微生物资源和先导化合物,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线虫生防微生物资源库,揭示了微生物与线虫互作的分子机制,创建了根结线虫高效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线虫生防产品。这些系统性原创成果引领了我国线虫生物防治学科的发展,为解决线虫防治的世界性难题以及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出了重大贡献。



二、古生物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111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侯先光、马晓娅、丛培允、刘煜团队的“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据悉,这是当年度荣获国家奖中唯一由云南省主持的项目。



三、科学应对亚洲象北迁南归,为中国赢得国际声誉

云南亚洲象群北迁,同时穿越几个气候带和几个动物地理单元的现象是近500年来首次发生,此现象成为全球的关注焦点。云南大学陈明勇教授团队负责指导调度工作,基于亚洲象生活习性和遗传特性等研究成果,制定科学措施引导象群有序南归,实现了亚洲象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等多维效益,树立了生态大国形象,为COP15 的顺利举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等权威媒体纷纷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致辞中也充分肯定了“云南大象北上南归”成绩,为中国在国际社会关切的焦点问题中贡献了“云大智慧”,赢得了声誉。



四、荣获4项云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21年11月24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拟获奖名单公示现已公示结束,云南大学共牵头获11项,含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实现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等奖全覆盖,总奖励数和一等奖数都位列全省第一,再次在重大科技成果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五、哺乳动物演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20211月28日毕顺东研究员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A monotreme-like auditory apparatus in a Middle Jurassic haramiyidan》的研究成果。此项研究基于对哺乳动物中耳听小骨连接关系的新发现,提出叠覆型砧骨锤骨关节是中耳听小骨与下颌脱离的关键一步,解决了哺乳动物中耳和听觉演化研究中存在已久的难题。《Nature》杂志评论该成果:“这是哺乳动物演化的经典童话”。



六、多年生稻技术显现出极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历经20多年艰苦探索,发明了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构建了多年生稻育种理论体系和耕作栽培技术体系,是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的补充和完善,为水稻的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多年生稻技术现已在云南、湖南、江西等南方稻区累计推广种植10余万亩,并在老挝、缅甸、泰国、以及部分非洲国家进行试验示范种植技术应用和推广情况获得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网、中新社、学习强国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方面显现出极大的潜力。



七、新增多个重要科研平台

2021年12月29日,云南省科技厅公布了11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云南大学申报的“云南省智能系统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碳中和绿色低碳技术重点实验室”位列其中此外,2021年度云南大学还新增2个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云南省创新团队。


八、获批云南省首个应用数学中心

2021年12月22日,云南省科技厅同意由云南大学牵头,联合多所高等院校及单位,成立云南省应用数学中心。该中心是云南省第一个正式获批的应用数学中心,聚焦云南数字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中的数学“瓶颈”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致力于加强数学与云南优势领域及行业的深入合作交流,推进数学与工程应用、产业化的对接融通,解决云南相关领域与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问题,为组织和发展高水平应用数学研究、培养数学人才、开展应用交流提供平台条件学校争取2025年前将云南省应用数学中心建设成为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九、启动《云南植被志》研编工作

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但近30年云南植被变化大,植物资源开发潜力和环境限制尚不清楚,难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为此,云南大学牵头组建了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北京大学、中科院北京植物所等单位组成的科技攻关团队,于2021年全面启动《云南植被志》研编工作。团队建立统一技术规程开展云南省自然和人工植被调查,全面研究云南植被类型组成、分布、动态、结构与功能,构建云南植被动态监测样地网络,系统分析植被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定量评估重要资源植物开发潜力,开展植被保护修复开发多目标可持续管理规划,完成《云南植被志》编写和云南植被资源综合数据库的构建,掌握全省植被资源禀赋及可持续利用策略。该工作得到了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重大项目的支持。



十、滇池流域农田和山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成效显著

高原湖泊治理是我国乃至全球水环境保护的难点,其中面源防控是治湖的痛点。段昌群教授团队以滇池为研究对象,创建了“结构减污、源头控制、过程削减、循环利用”系统性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路线,突破了大面积连片、多类型种植业镶嵌的农田面源防控技术瓶颈,解决了湖滨退耕区二次污染防治与生态功能修复难题,实现了源近流短山地水源涵养与清水产流的面源防控目标。形成4大专利群,整合构建了4套技术体系,编制12个技术规范和1个管理方案。研发的关键技术入选国家《水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示范工程入选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典型技术案例和典型工程,应用面积300多万亩,产生综合效益近10亿元,为云南湖泊治理与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引导和决策支持,显著提高了高原湖泊面源污染治理科技水平,成果获2021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供稿:科技处、人事处

编辑:李哲

责任编辑:王崴


上一条:祥和度新春 留校也温暖 校领... 下一条:云南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2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大学新闻网设计开发 Stat.By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