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云南大学2022年十大新闻

2023-01-05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云南大学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迎接百年校庆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和新成就,师生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增强,学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在开启2023全新一年的时候,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梳理学校2022年的新闻报道,征求了相关职能部门和师生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选出了“云南大学2022年十大新闻”。让我们共同回顾学校在过去一年里的重要时刻和建设发展成绩。

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云南大学

5月18日,在云南大学,李克强听取了毕业生就业和双创情况汇报,叮嘱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他来到校园招聘现场,了解签约情况,祝毕业生们找到称心岗位。李克强说,学有所成、成有所用,而且要用活用好,毕业后工作是为国家、为家庭创造财富,也是对学业的检验。李克强还考察了学校寒武纪古生物研究成果。他说,认识过去有利于把握现在、探索未来。溯源追本,科学研究才能站得高、走得远。

云南大学喜迎百年校庆之际,李克强总理到学校考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和云南大学的关心与厚爱。李克强总理的讲话进一步指明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对学校做好“双一流”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在云南大学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学校将进一步找准发展方位,提升办学站位,深化办学定位,聚焦发展点位,将李克强总理讲话精神更好地落实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全过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全力服务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坚持特色发展,打造更多更显著的标志性成果,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使学校走得更远,站得更高,奋力开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和百年云大发展新篇章。


二、中国共产党云南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12月8日-10日,中国共产党云南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本次大会是在学校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今后五年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主要任务,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校党委书记林文勋代表中国共产党云南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自觉肩负起一流大学建设历史使命 奋力开创百年云大发展新局面》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云南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云南大学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大会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教育部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做好战略谋划,保持战略定力,以牢不可摧的坚定意志、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精准高效的务实举措、一往无前的信心决心,团结带领全校师生真抓实干、阔步向前,奋力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谱写百年云大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云南大学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云南大学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校进一步明确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四个定位,即努力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和云南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西部高校的排头兵、高等教育改革的示范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高等教育高地;进一步明确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办学思路,着力体现“三性”,即学校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科学研究若干领域的前沿创新性、学校对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聚焦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人才、一流科研、一流治理、一流贡献,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牵引,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基础学科振兴计划”“新工科发展计划”和“新文科发展计划”,重点建设6个一流学科,大力发展“四新学科”,巩固学科优势,补齐学科短板,拓展发展空间。民族学、生态学、统计学等学科处于全国前列,生物学、政治学等学科优势特色进一步凸显,新医科建设持续推进,区域国别学等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快速发展,新增1个ESI全球前1%学科,24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


四、西南联合研究生院成立并举行首届开学典礼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及西南联大旧址重要讲话精神,由教育部和云南省共同推进建设,以云南大学为主,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共同参与,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相关高校建设的西南联合研究生院正式成立。西南联合研究生院采用“部属共建高校+云南高校”结对组成“双导师制”,汇聚了6所共建高校的博士生导师205人,其中院士20人,杰青、长江、科技领军人才等高水平专家学者185人。2022年依托云南三校民族学、政治学、教育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优势学科,完成了100名博士生、300名硕士生招生工作。

9月1日,西南联合研究生院首届开学典礼在昆明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以视频形式出席并讲话,云南省副省长张治礼出席并讲话,6所高校校领导、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导师代表以及2022级研究生参加开学典礼。11月12日,第六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导师论坛成功举办。

西南联合研究生院旨在建设成为传承西南联大精神的载体、人才引进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水平研究的平台、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培养传承西南联大精神、有历史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原创性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建设成为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一流新型研究生院。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将对云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发挥战略性支撑作用。


五、“多年生稻”成果入选《科学》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12月16日,Science(《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多年生稻”成果入选该榜单,这是本年度中国唯一入选成果,在过去5年中,中国也仅有2项入选。

《科学》对“多年生稻”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每次收获后都必须重新种植。这对农民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劳作,并可能导致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中国的研究人员培育出的“多年生稻23”可以达到广适、高产稳产、多年生性强的标准,并为农民节省了数周的繁重劳动。”该评价表明,云南大学培育的多年生稻品种已成为一项全球公共性产品。

胡凤益教授团队多年潜心研究,突破传统技术,培育出利用地下茎上腋芽再生成苗的多年生稻技术,在不影响品质和产量的前提下实现了种一次收获多次,减少劳动力投入约50%,降低生产成本约49%,为解决粮食安全难题提供了一种重要途径。目前,团队已成功培育并通过审定了3个多年生稻品种,在云南、湖南、江西等南方稻区累计推广种植16余万亩,并在老挝、缅甸、泰国以及部分非洲国家进行试验示范,其中“云大107”已经通过乌干达国家认定,可以在非洲开始规模化推广,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有望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六、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学校新增“双万计划”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一流专业点达68个,其中国家级47个,省级21个,占专业总数的82%;入选国家级虚拟教研室6个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推动6个教育部新文科项目;开启23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新增出版教材、教辅37部;23门课程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7门课程上线新华网课程思政展示平台;10人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专项。

学生获教育部认定的高水平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143项,其中一等奖(含特等奖、金奖)24项;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总成绩位列全国第11位,首次获得该赛事最高奖项;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金奖21项,获奖总数为历年最多。

学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宜宾学院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李克强总理考察学校的指示要求,把就业工作作为2022年最大的民生工程,举全校之力抓紧抓实。书记校长亲自挂帅,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为毕业生开拓就业渠道,挖掘优质岗位,提供科研助理及实习实践机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心用情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强化就业育人实效,升学深造比例稳步提升,基层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去向落实率超过2021年。


七、以实施 1+2+3+N为重点,全面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2022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高层次人才持续增长,青年人才快速增加,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一流师资队伍逐渐形成。

实施 1+2+3+N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坚持1个战略“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强校”作为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抓紧抓实。

落实2大计划:“东陆人才计划”和“青年人才培优计划”。实施“一人一议”直聘制度,引进高层次人才58人,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人,高层次人才持续增长;省级“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入选208人35岁以下青年人才培优55人,较上年增长46%。落实用人自主权,实施“应聘资格+学术资格”的审查机制,博士全年公开招聘到教学科研岗233人,博士占比较上年增长23%,储备一批有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

做好3篇文章:引人、育人和用人。充分发挥学院和学科主体性,全球全方位多层次引进人才用好用足国家、省级人才政策,获国家和省级人才项目资助金额创历年新高进一步培育师资队伍校外竞争力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完善薪酬体制机制,搭建科研平台,提升服务能力,营造“近悦远来”环境,进一步激发教师活力。

推动N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修订多项人事人才制度;举办国际青年人才论坛;部分一流学科学院实施“一院一策”;建成一系列优势特色学科人才高地;着力打造一支生物医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不断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新增省级创新团队14个,获省级“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顶尖团队1项创新团队2项;“天然产物及类天然产物合成”教育部创新团队获滚动支持;“微生物与线虫互作机制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5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2022年,全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师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学校新一轮“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积极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10月,云南大学启动实施重大项目“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以云南为调查蓝本)”项目计划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深刻反映云南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和云南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全年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57项,其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年度立项资助40项,年度项目总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13位。民族政治研究院郭台辉教授主持的《中国现代化实践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等6个重大项目获得立项。

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持续产出一批高质量学术成果,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国别研究影响力不断提升,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建设稳步推进,“百年云大”东陆高端学术论坛开讲,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积极推进产出成果,《思想战线》“百年云大”校庆学术专栏集中展示优势特色学科。


九、有组织科研工作助推自然科学研究平台和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

2022年,学校围绕“平台-团队-项目-成果-人才”的科技链,强化有组织科研,以科技平台为载体打造科研团队、依托团队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围绕重大项目开展科研攻关、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并培育高端科技人才,2022年度重大科研平台和项目取得多项突破。

在重大科研平台方面,1.6米多通道巡天望远镜、实验动物中心、电镜中心等相继投入使用。其中,1.6米多通道巡天望远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较大通光口径、较大视场、多通道高精度测光巡天;实验动物中心按照国际国内一流的实验动物中心标准执行,主要用于开展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代谢组学、神经生物学、病理学等的研究;电镜中心共装备各型显微镜6台,其中球差矫正透射电镜2台,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在重大项目获取方面,由云南大学杨崇林教授牵头,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的“溶酶体稳态调控与相关疾病”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是近年来云南高校在该类项目上的首次突破;云南大学牵头申报的3个项目分别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数学和应用研究”“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领域获批立项。


十、提升打造精品美丽校园

2022年,学校着力推进呈贡校区二期建设,已完成约28万平方米建筑的建设工作。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西南天文研究中心等建筑建设完成,生命科学实验动物中心、先进计算中心、科研温室、天文台等重大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

全力推进体育中心、现代工学院大楼、云山植物园、楸苑学生食堂、楸苑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体育中心包括田径场、综合训练馆、室内标准恒温游泳馆、环湖生态健身步道等,分批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地提升生均体育设施水平。

继续大力实施校园“绿化美化文化亮化”工程,推进“学科+馆库”文化建设和6大育人基地建设。呈贡校区绿化面积已达173.71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的云山植物园约20万平方米,包含各类教学场地、科普用地、生态园区、健康步道等,将充分满足师生教学实习、科研实验、技能实践、生态观测、健身康体等需求。

持续推进东陆校区精品校园建设,着力提升东陆校区基础设施服务能力。2022年建设完成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修缮改造东陆校区图书馆;提升改造东陆校区学生生活园区和食堂;完成东一院田径场改造;整体维修科学馆外墙,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整体改造东陆园水电管网,从源头上解决困扰学校多年的水电管网“跑冒滴漏”难题;完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办公场所修缮改造工作,显著提升文科科研服务能力东陆校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来源: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编辑:李哲

审核:宁莉


上一条:云南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下一条:云南大学2022年哲学社会科学...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2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大学新闻网设计开发 Stat.By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