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凝心聚力担使命,奋楫实践绽芳华——云南大学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火热进行

2023-08-14  

云南大学团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按照共青团中央“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部署,聚焦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实践育人与思政教育、志愿公益、专业特色“三个结合”,创新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培育孵化,着力培育一批“可示范、可引领、可持续”的特色精品项目,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2023年,全校共组织324支校级社会实践团队(含10支重点团队),5000余名同学,300余名专业教师,聚焦理论普及、党史学习、乡村振兴、发展成就、民族团结等多个领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实践地点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31个团队入选全国重点专项社会实践活动,183支团队圆满完成实践活动,141支社会实践团队正在路上……

云南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地点分布图

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加强培训强化保障

2023年6月起,云南大学团委集中组织开展宣传动员,围绕“三下乡”实践主题,聚焦为党育人主线,立足云南实际,着力厚植学生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内生动力。制定下发《关于开展2023年云南大学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云南区域经济社会特征,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组织开展“三下乡”立项申报活动,打造社会实践项目库,并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

7月13日至19日,云南大学团委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系列专题培训,内容涵盖社会实践调研方法、社会实践新闻稿撰写技能培训、社会实践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等,深化同学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理解,增强同学安全意识,提升同学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追求实践质量高线,严守人身安全底线。

悟伟力:聚焦理论普及宣讲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云南大学64支“理论普及宣讲团”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制作视频、开展读书会、实地访谈等方式,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参与实践的云大青年走进基层、边远地区、社区、农村、军营等,将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融会贯通。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阳光永仁·红色筑梦实践团前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以“传承红色基因,阅读红色经典”为主题举办社区读书会、开设红色文化课堂,与当地社区居民共同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新闻学院暑期三下乡党史传播小分队问道红河,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白云乡和蒙自芷村镇查尼皮村开展社会调研,深入探寻乡村振兴和基层党建问题,亲身感受查尼皮村红色革命的历史痕迹,并为当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上了一堂爱国爱党主题课。

历史与档案学院“筑梦边疆队”前往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柏林乡,为老克田少年儿童之家和马蹄寨村委会开展“卫国守境土,文化捍边疆—麻栗坡马林分站边防人员戍边精神理论宣讲”,并通过征文、演讲等方式鼓励听众抒发自己的感想,加深村民对戍边精神的理解。文学院“声起云湘,青音向党”团队,前往湖南省桃源县泥窝潭乡卫生院、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曙光中路王公塘社区以及云南省蒙自市文澜街道,两省三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民情:聚焦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云南大学81支“乡村振兴促进团”,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深入乡村一线围绕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开展定点帮扶、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心中有爱,跨越山河。云南大学新型远程医疗互助平台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走进雪域藏乡德钦县,开展实地调研、宣讲活动。近年来,团队聚焦“如何将村民就医难、难就医的通道打开”这一真问题,通过搭建云南大学新型远程医疗互助平台,组织广大高校志愿者为边远地区居民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团队用7天时间走遍德钦县所有中小学校,深入拖顶乡、霞若乡等7个乡镇,在海拔4292—5600米的地方,徒步25公里,进村入户,累计面对面发放宣传资料10000份,发放问卷6000份,现场交流200多次,在了解地方健康医疗及就医状况的同时,手把手指导德钦居民掌握远程医疗平台使用方法,让边远地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云南大学和华侨大学联合组成“爱在西行志愿服务团队”在云南省地矿局的大力支持下携手赴文山州西畴县莲花塘乡,围绕“开设一系列课程、开展一次乡村夏令营、开展一场趣味运动会、举办一场文艺晚会”展开为期21天的暑期乡村夏令营活动,将红色文化、音乐、美育、劳动等素质教育课程充分融入支教活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7月,我校文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汉语国际教育学院“推普助力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振兴实践团”等4支团队入选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团队分别前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曲靖市会泽县新街回族乡闸塘村等地开展志愿活动。实践团队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与居民日常生活、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深度融合,通过开展“一起买东西”“普法小课堂”等趣味课程,在激发当地村民学习普通话热情、提升普通话能力的同时,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地了解政策、维护权益,为进一步推进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察社情:聚焦发展成就观察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实践中切身感受着“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之治”,进一步增强新时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云南大学62支“发展成就观察团”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国情考察、社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