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 >> 正文

王启梁教授在国内法学领域重要刊物《法制与社会发展》发表学术论文

2017-08-28 新闻中心 

近日,我校法学院教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王启梁在国内法学领域重要刊物《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年第2期发表了学术论文《法学研究的“田野”——兼对法律理论有效性与实践性的反思》,全文约20000字。王启梁教授在论文中针对当前法学研究进路和法律理论的创新发展,深入探讨如何发展具有有效性、实践性的法律理论的问题,系统论述为什么法学研究需要进入“田野”、法学研究的“田野”在哪里、“田野”研究对理论创新发展的价值等问题。该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年第3期以《法学研究的“田野”在哪里?》为题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6期作为当期首篇全文转载该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8期再以《法学研究的“田野”》为题在“法学”栏目大篇幅转载此文,在学术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王启梁教授指出,法律存在、运作或产生影响的所到之处就是法学研究的“田野”,进入“田野”对于建构有效的、实践性的法律理论具有重要价值。有效的法律理论指向法律实践,但并非法律实务的操作方案,其有效性来自于对法律实践、制度运行逻辑等的解释,以及对法律在社会中的位置进行深入考察。其实践性则是基于对问题的理论解释、反思,为改善法制提出理论性或政策性指导,提供出对法律及其运作的评估。“田野”所具有的开放性使多元的研究方法、理论、视角可以运用到具体研究中,并通过系列个案的比较来发展一般性理论。同时,田野研究使研究者之间有了可具体讨论的对象,有助于有效地进行理论辩论以实现理论的融合、建构和创新。因此,法学研究的“田野”进路并非简单的经验获得或感性体验,更不是反理论的,而是一种发展法律理论的立场。

王启梁教授长期致力于运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法律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基层法治实践等,是国内社科法学领域的知名中青年学者,其研究具有跨学科的影响力。2016年,他的论文《中国殡葬法制改革的意外后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6期以《中国殡葬法制的意外后果及启示》在“社会学”栏目大篇幅转载。

社科处 供稿

(编辑:李哲)

上一条:《缅甸国情报告(2011—2012... 下一条:云南日报:在改进中加强 在创...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2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大学新闻网设计开发 Stat.By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