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所动态 >> 正文

我眼中的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九):补好田间地头思政课,深化铸魂育人大事业

2023-06-05  

永善县地处云、川两省六县结合部,位于乌蒙山脉西北面的金沙江南岸,全县辖国土面积2778平方公里,共有2街道办事处7镇7乡143个村(社区)28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2049万人。近几年来,永善县通过实施“万亩产业提质”“万名群众就业”的“双万”工程不断发展产业,做大做强沿江干热河谷气候带的“甜蜜事业”、半山湿热气候带的“麻辣事业”和高山冷凉气候带的“清香事业”,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城镇建设全面提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全县人民享受到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开拓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3年初,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永善组师生历时10余天,从海拔380米的金沙江河谷翻越海拔3000米的乌蒙山巅,行程1600公里,走访了6个乡镇、6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的156户村民,完成了6个村居问卷、11个县直部门质性访谈,获得了大调查的数据及资料。

村支书柏开友建路记

位于金沙江畔的永善县务基镇捏池村,有条7公里的进村柏油路,村民们说,这条路是柏支书带着大家修出来、养出来的,是村里的“高速路”“致富路”“示范路”“幸福路”。

柏支书(左二)带领访员入户访谈

村民们所说的柏支书就是柏开友,一位在捏池村土生土长的彝家汉子。17岁那年,柏开友参军入伍,曾获个人三等功1次,团、营嘉奖4次。退伍后,柏开友先后到四川和云南昆明等地做了10余年生意,勤劳致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自己生活过得好了,柏开友就想着要帮助家乡的困难群众改善生活,1997年,他回到捏池村,从村治安员开始干起,一直做到村委会主任,并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一干就是26年。

柏开友带领村民对公路进行清淤除障

捏池村地处金沙江边,由于自然灾害频发、交通闭塞,群众生产生活曾经比较困难。柏开友暗自狠下决心,要带领乡亲们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1998年,在柏开友当上村支书第一年,他为村里争取到了1.3万元/公里的修路补助,解决了修路的经费问题,随后,面对没有机械化修路工具的难题,他带领村委会成员进村入户,发动群众一起参与修路。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10岁的儿童,都拿起了铁锤、锄头、钢条以及各种力所能及的工具,参加到修路中。1998年11月,进村7公里的土路修建完成,这是永善县第一条通往行政村的土路。

土路建好后,柏开友又迅速制定了《路域环境村规民约》,落实乡村公路“一保通、二清除、三清扫、九不准”和村组公路“谁受益、谁管理、谁维护”的机制,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把7公里路段的养护职责分配到户、分配到每个自然村党支部、分配到村“两委”干部。通过明确各方职责,制定奖罚措施,落实养护责任,这条乡村土路始终保持路面平整、路肩整洁、侧沟通畅,捏池村“1239”村组公路管养模式也成为农村“四好公路”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

捏池村的通户路

随着后续“村村通”、道路硬化、道路“黑化”等项目的不断推进,捏池村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都拥有了乡村公路,实现了全村组组通硬化路。在这些变化中,唯一不变的是捏池村的路依然是“全县最干净的路”。

在柏开友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修路、修沟渠、建水窖、架电线、搞种植,修订村规民约,捏池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得了“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云岭先锋示范村”“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等表彰奖励。柏开友也先后获评云南省委“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省“扶贫好村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提名奖、云南省“百名好支书”,连续25年被县、镇年终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

乡村干部的日常

照片中右边那位妇女名叫朱琴,是永善县墨翰乡财政所副所长。朱琴与她的丈夫迟建波都在墨翰乡政府工作,夫妻二人走村入户,走到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倾听老百姓的诉求,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在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中全心全意为当地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在此次调查中,朱琴负责安排带领访员入户调查。一路上,当地村民们都热情地与朱琴打招呼。从村民家中调查结束返回驻地的途中,朱琴遇到一位在她挂钩片区的老人,便与老人聊起了家常。得知老人家中发生了变故,朱琴耐心地安慰老人,叮嘱老人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她协调解决,一定要好好生活。离开老人家后,朱琴与访员说,看到这位老人,不由得想到三年前,那时,自己的父亲因车祸重伤住院,但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繁忙,自己没能到父亲病床前尽孝,至今心中满是遗憾。

在永善县的乡镇村里,像朱琴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这些乡村干部们扎根基层,倾情倾力服务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百姓家中,心系群众忘我工作,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真正得到了提高。

敬业奉献认真负责的访员

此次永善组由昭通学院李尚、潘兴蔚、严开强、黄馨、唐玉凤、张新军几位年轻教师,以及云南民族大学胡周艳、郑雯、杨晓锐几位研究生组成,并由云南大学研究生聂忠思担任督导。由于每个调查点的农户住得分散,调查组的成员们每天清晨出发,晚上很晚才能回到驻地召开当天的总结会议和对当天的问卷进行审核、修改。访员中的几位专员除了完成入户调查工作外,还要完成资料收集、财务、安全等专项工作。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很枯燥,但全体访员始终坚持高标准,圆满完成了调查工作。

随着工作的推进,访员们对问卷材料的问题越来越熟悉,在与群众进行访谈时,能够使用老百姓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提问和沟通,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也越来越高。

通过参与此次调查,调查组师生们用脚步丈量了祖国西南边疆的广袤土地,真切感受到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给贫困山乡带来的巨大变化,为广大乡村干部扎根基层、村爱民、真情实干的精神所感动,更体会到了学问之功、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师生们纷纷表示,要坚守“深入田野、从实求知”的信念和精神,深入乡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补好田间地头思政课,深化铸魂育人大事业。

供稿: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编辑:李哲

终审:宁莉


上一条:云南大学与迪庆州联合开展中... 下一条:朱和平将军座客艾思奇大讲堂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2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大学新闻网设计开发 Stat.By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