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 >> 正文

我校马列部研究生会赴双菁口中学考察记(06.5.30)

2006-11-13 新闻中心 

4月14日,春天的春城阳光普照大地,城里居民还在早晨美好的睡梦中,我们云南大学师生一行9人已自昆明出发,此次出行是到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最贫困的中学之一双菁口中学进行考察。 上午11时,我们抵达陆良县双桥镇,双菁口中学的书记已在那里等候,我们下车再上车,马不停蹄朝目的地进发,经过盘山公路的左突右转和上下颠簸,12时30分,我们终于顺利抵达目的地———龙海乡双菁口中学,校长陈华荣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下午3时,学校安排我们几位研究生给各个年级的学生演讲,进行互动和交流。我是给初三年级两个班讲,看到山里娃娃那一张张朴实的脸,一双双渴望的眼,我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激动,站着讲了两个半小时,演讲完了才感觉到脚有点软。我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了自己对学习、生活以及对人生的看法,尽管讲得简单、谈得肤浅,但偏远山区闭塞的条件,几乎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使我们的到来成了他们开天辟地、史无前例的大事、喜事。平时在电视里、报刊杂志里也看到不少关于贫困山区贫困中学贫苦孩子的报道,也有些感触,但若不身临其境,不切身感受,我想那种震撼和触目惊心是永远体会不透的。 返校前与校长拉家常更进一步让我了解和明白了一名山里中学校长的不易。陈校长侃侃而谈:“来校之前,学生教室里点的是300瓦的白炽灯泡,里边光线灰暗,学生昏昏欲睡,这哪能学习啊?”他下定决心要改造,将白炽灯泡换成日光灯管。将情况上报县教育局后,教育局说经费不够,这样换下来至少得15000元。校长急了,眼看换灯就成泡影了,于是他找来一个物理教师,加上自己(也是学物理的),就两个人,测电压、接电线,一间教室一间教室地换,一盏灯管一盏灯管地装。结果算下来,仅花了3600元就将全校教室的灯泡换了新。后来,有个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校长来了,我们的教室晚上变得跟白天一样。”“我看后百感交集,这也是我决定留下来的原因和动力,我决心要努力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和学生学习环境。”接下来,他和我们聊到学生住宿情况,他说:“刚来时,全校二、三百女生全部住在地下室。山上气温低,供电又不足,地下室又阴暗又潮湿,女生苦不堪言。”他第一次去看时,生气地说道:“这哪是人住的地方啊?”一起视察的一位教育局的同志很不赞同地反问道:“难道这些学生不是人吗?”校长义正辞严地说:“学生当然是人,但这地方不是人住的!”于是第二天开晨会时,他承诺:“我会用一个月时间让你们告别地下室!”下面学生欢呼雀跃、掌声雷动。 四月的昆明阳光明媚,双菁口山上却是寒气逼人,这里海拔比昆明高出一、两百米,晚上我们个个冻得瑟瑟发抖。“山上气温低,”陈校长说,“没有热水,学生洗脸洗脚,就是用冷水随便擦一下。”他又开始计划给学生装一台锅炉,认真计算后,平均一瓶热水的成本是1角钱,于是校长又四处跑动拉赞助筹资给学生装了一台,自此学生有热水喝了,晚上天冷也可以泡泡热水脚了。学生们都说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4月14日晚上和教师们的交流会上,我谈了几点希望,一是希望这次教育考察活动能圆满成功,无疑,这点希望我们实现了;二是希望我们以后和学校能多多交流沟通———共同为着山里娃娃们走出大山去看一看外面世界的期待而努力;三是希望社会各界给予双菁口更多的关注,大山里娃娃的教育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关怀和关心! 甘金义

上一条:以服务求繁荣,以创新促发展... 下一条:全国“第二届大学文化高级论...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2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大学新闻网设计开发 Stat.By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