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 >> 正文

实践勤耕读 成长“慧”种稻----记云南大学多年生稻科技小院人才培养

2021-04-24  

 

一棵稻,从昨天走来

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粮,奠定了稻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粮食作物的地位。而稻谷生产中环境友好型栽培技术的创新研究,则是全球农业和绿色发展备受关注的重要领域。

云南典型的水稻种植模式

1997年,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提出了利用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地下茎(Rhizome)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Perennial RicePR)的设想。经过二十余载的不断探索实践,培育出了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多年生稻23PR23)、云大25PR25)、云大107PR107)等多个多年生稻品种。从物候、土壤生态等多方面开展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试验,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球多年生作物育种领域具有里程牌意义,实现了稻谷生产方式从一年生到多年生的转变。多年生稻技术是一项轻简化的稻作生产技术,多年生稻的秧苗是从上一年(季)稻桩地下茎的芽上生长出来。实现了从第二年(季)起,基于越冬和免耕技术,稻谷生产不再需要买种、育秧、犁田耙田、栽秧等生产环节,促进了节本增效、减少劳动力投入、减轻农田水土流失等多维效益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使命。让多年生稻技术快速走近农户,走进乡村,让田野吐出稻花香,农民增产又增收,是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师生不懈努力的目标。

 

建小院,扎根在乡村

新农科如何培养人才?在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立项重点课题的支持下,云南大学农学院胡凤益教授带领多年生稻研发团队,自2020年始立足服务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秉承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遵循校地合作科技服务生产宗旨,推动农科学子“学农爱农”实践育人模式创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的曼拉村建立了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小院有试验田50余亩,常年有5-7名研究生和2-3名老师入驻。以小院为载体,将农业科技研发与农科人才培养进行结合,培养农科学子的三农情怀、促进学生德智体劳全面发展,努力实现让农科学子成为祖国乡村振兴建设的主力军。 

 

勐海曼拉多年生稻科技小院鸟瞰图


你们的谷子(稻谷)这么神奇?不需要犁田耙田第二年还能继续生长?会不会产量很低啊......?”曼拉村的田间地头,小院的黄光福老师带领研究生和当地农民兴致勃勃的聊起了多年生稻,农民岩花哈说:“这个稻谷(多年生稻)真是好,少了很多以前种田的事多,现在我空闲时间还可以去给别人做工,收入增加了不少”。 


小院研究生李凌宏向种粮大户讲解多年生稻栽培技术

小院的同学和老师们积极服务于当地的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给农民带来了实际收益。多年生稻科技小院与西双版纳宝云香稻公司合作,截止到2021年,该公司已成功应用多年生稻技术生产5万余亩,为企业节约种子和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开支,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160万元。以多年生稻技术为核心,以多年生稻科技小院为载体,在云南14个州市的76个县区、我国南方8个省、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老挝、缅甸、柬埔寨、孟加拉、巴基斯坦、乌干达、科特迪瓦、塞拉里昂等国进行试验示范,累计推广多年生稻10多万亩,惠及2.3万农户。

 

“慧”种稻,成长于泥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时代的每一位农业硕士都应该做到接地气、问根本。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在来到曼拉村之前始终是一知半解,停留在课堂理论与书本知识中,直到身处曼拉科技小院,同学们才真正对“三农”问题有了清晰的感性认识。

某天傍晚,师生一行到曼拉村会计家做客,听村长讲述了曼拉村的曾经:“曼拉村小组以前环境卫生非常差,村内道路坑洼不平,农户家私搭乱建,路面狭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人畜共居,公共水沟里都是残渣剩饭、生活污水,村民苦不堪言。”这幅难以想象的光景与现在所看到的空气清新、整洁明亮、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曼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06年土地整治,2016年拆除围墙,道路亮化硬化绿化工程陆续完工,党员干部每日值日打扫卫生......”村党支部书记岩温龙说到,“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我们发动了全村的力量,现在的曼拉村已经被评为美丽乡村示范村。”从他自豪的开怀大笑中,我们读出的是曼拉人不断奋斗不断拼搏的精神,也更加意识到,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大有可为。

 

听曼拉村党支部书记给小院的研究生们讲曼拉村的故事

 

而这如此巨大变化与发展,与一个坚强的基层党支部密不可分。科技小院所有学生党员通过参加曼拉村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真正体会到党支部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度认知中国共产党在三农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这不仅实实在在提升了同学们政治觉悟,更是培养农科学子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思想。

 

小院的学生党员参加曼拉村党支部民主生活会

 

当朋友圈里的同学在晒旅游的风景,分享品尝美食的心情,小院的师生们却背上各自的行囊,从城市来到田间。一开始同学们很不适应农村的生活,交通不便利,生活设施不齐全。 “我们每天都需要自己做饭,对于我这种不会做饭的同学有点小苦恼,但是经过老师亲力亲为的教导,看视频的学习,打电话向父母请教等,我现在也能做出不错的饭菜了,小院不仅让我们学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生活技能。” 小院新成员唐筱韵同学感慨。

 

胡凤益老师手把手教会同学们做饭技能

农学试验要讲‘五得’,即干得、说得、走得、吃得、睡得。能在田间地头里干得,能和邻里乡亲们说得,能在水田旱地中走得、能在繁重劳作后吃得,能在茅室棚户里睡得,‘五得’里皆是智慧、汗水和毅力,只有掌握它们,才能真正融入这片大地,去里面汲取知识,磨练心性。”胡凤益教授如是说。

“耕读”说的是古代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如今在曼拉这个科技小院里却有了新的意义,“你们既是农民也是学生,你们需要学会种田,但不能只学会种田。”白天,同学们在田里试验发现问题,晚上带着问题与疑惑在自习室查阅文献,相互交流探讨,将田里知识带出田外,再让知识回到田里。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探索真理。

 

“逛田”时的言传身教

一段时间的小院学习后,同学们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们多年生稻因为省了犁田耙田的步骤,但杂草生长更具优势,所以我想做除草剂的研究,为我们多年生稻杂草防控提供依据。”小院的贺汝来同学说道。小院的李军同学说:“由于多年生稻的多年生性,稻米生产过程中稻田人为活动大大减少,对田地破坏减少,因此我想做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为土壤的使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曼拉村从过去的脏乱差到现在的美丽乡村,村民们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但也存在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我想通过社会调查,探究曼拉村的转变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为预防新问题的产生提供依据。”小院的李昆翰同学着眼于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曼拉村转变的模式。“西双版纳傣族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通过挖掘乡村本身特有的资源优势,找到乡村发展的增长极,我了解到这里有一种叫‘毫悟’的米制品,我想结合多年生稻为‘毫悟’这种传统傣族饮食赋予新内涵,研发新产品,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唐筱韵同学打算以傣家文化为基石,发掘和研制傣家稻米制品,丰富傣族饮食文化,助力当地实现乡村振兴。

同学们扎根大地了解民情民风,在不断的创新中增长智慧才干,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借助产教融合新平台,尝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成果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将试验所得融入经济社会产业发展。

 

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

 

在与农民们同吃同住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从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更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完善了人生观。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朱老师说“刚开始他们来的时候,有点担心他们能否适应这里的生活,毕竟这里的环境和学校相差太多了。尤其是有的同学,身子骨薄弱,性格又比较内向,很担心他会坚持不下去。但现在很多同学真的变得完全不一样了,以前下水田总是摔跤,连水鞋都掉过很多次,现在下田干活的麻利劲儿已经和当地人差不多了!” 徐总是一家大米公司的老板,他对同学们的改变也看在眼里“其实我觉得更大的改变是他性格的改变,以前很多学生在这总是苦着一张脸,现在浑身都有一种向上的劲头,干活更主动了,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我觉得比身体素质的提高更加难得”。

田野,见证了小院同学们的成长。小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大多就业于当地的农业部门和农业企业,有的就职于烟草部门(如:杨智梅同学)、有的就职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奕菲同学)、有的就职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如:李小波同学),小院为国家农业科技的发展输送了人才。

勤耕读,实践出真知

“你们一家有几口人?种了几亩地?收成怎么样?”当了解到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低、村民没钱买谷种买肥料等情况后,小院的张石来老师和李凌宏、何迷、王坤三名同学一起来到曼洪村,给曼洪村的村民们送来了上百袋的多年生稻种子和肥料,“这些种子和肥料都是对你们免费的,以后你们生产上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师生无偿服务。”张石来老师简单的一席话却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村民。“我看到了偏远地区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以及生产知识的匮乏,当看到村民们在收到种子和肥料后幸福的笑容,我很是感慨,我们作为农科学子,要为老百姓,为这片土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小院的李凌宏同学说。

小院的张石来老师和研究生来到贫困村进行多年生稻科技扶贫

小院胡凤益老师带领研究生为村民讲解多年生稻种植技术要点

 

“我们的多年生稻技术是一种轻简化的技术,你们用了我们的种子,第一年割了后,第二年的稻桩还能接着长接着收谷子,你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干找钱的事,增加你们的收入。”小院老师胡凤益教授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向曼拉村的村民和同学们介绍说。

 

小院研究生在田间向村民普及杂草知识

 

“这种杂草叫做狗牙根,是一种稻田恶性杂草,你们防治它们一定要趁早,要在水稻4叶期、杂草2-3叶期施药,这种草叫做空心莲子草,防治它......”研二学生李凌宏在田间地头向村民们普及杂草防治知识。小院的研究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话语传授给农民,同时也向农民们学习田间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同学们把科学技术带到了田间地头,将书本知识和生产实践进行结合,为多年生稻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新型农科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有生力量。

上一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林欣蓉课... 下一条:云南大学李庆军团队在Ecology...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2 云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云南大学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大学新闻网设计开发 Stat.By 站长统计